建筑行業對于有資質的來說,憑借資質越做越強。建筑企業資質轉讓辦理公司提出有資質做工程,有工程有業績,升級增項資質,打造自己的品牌。這樣起來的民營企業不在少數。2014年7月,住建部出臺《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》提出:堅持淡化工程建設企業資質、強化個人執業資格的改革方向。
2014年以來,建筑業企業資質的確有一些調整改變。比如:
1、大幅縮減了專業承包資質數量。
2、取消了特級資質和一級資質標準中承包下限的限制。
3、試點取消勞務資質。
4、住建部印發的《住房城鄉建設事業“十三五”規劃綱要》提到:深入推進建設工程企業資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,修訂完善企業資質標準,科學設置考核指標,減少資質數量。
此外還有:
2016年2月,取消特級、一級資質在省級的初審;
2016年10月,在企業資質標準中取消“注冊建造師”等人員要求;
2017年3月,取消對外工程承包資質要求;
2017年4月,正式取消城市園林綠化企業資質;
2017年4月,對通信工程相關資質管理進行調整。
進入2019年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“四庫一平臺”監管強化、業績實地考察全面落實、資質審查趨嚴。度川管理研究部有如下幾點建議,供參考!
一、業績過硬企業建議能升盡量升
目前高資質在市場中優勢地位還在存在的,能夠申請還是要申請,資質申請核心指標就是“業績”,“業績”過硬的企業,建議努力嘗試。
二、條件不夠的企業建議不要花太多精力
在眾多施工企業申請特級、一級資質中,往往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全國通報,其主要原因就是業績造假,已取得資質被撤銷,實在是賠了夫人又折兵。與其這樣,還不如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業務?;ヂ摼W+大數據時代的來臨,造假已變得非常困難。
三、絕大部分建筑企業“做精做?!辈攀峭醯?/span>
從國外建筑市場發展情況來看,市場中終留下來的總承包企業數量都是有限,大部分還是專業施工企業。近幾年,雖然我國建筑業增速下降,而中國建筑、中國鐵建、中國中鐵等大型央企業績大幅增長。2018年,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993.25億元,同比增長13.8%。民營企業代表中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,2018年營業額已突破1000億。
市場規律:有實力的超大集團通過規模效益實現企業利潤,中小企業則需通過其專業性贏得市場不可替代性,從而立于市場不敗之地!
建議中小建筑企業根據自己強項,選擇好細分市場,專注專業、做精做強,掌握核心技術、贏得市場口碑,通過努力,在某個細分市場做到全國數一數二,這一點在未來競爭中將是非常重要的!